户外教学不一定要在高山丽水或名胜古迹进行,在社区里进行户外教学,能挖掘出属于社区的独特。华丽的户外教学只是会流于表面,或只为博取面书一“赞”,在社区考察,反而能增加学生对社区的认识与归属感。这一篇文章以我的家乡笨珍为例,规划出的户外教学。
异族文化考察
笨珍培群独中旁的印度庙因本地印度社群人数很少,资源有限,因此不宏伟,无法让学生考察雄伟的南印度风格,但是却是考察笨珍印度社区的媒介体。师生从中了解本地印裔社区最初的聚落,早年的社会与经济活动等。
渔村人文考察
笨珍人早年靠海吃饭,当新山与笨珍还被茂密雨林隔开时,先民们都是靠海上交通而来。潮州人在大小笨珍河建立聚落,沼泽上屋子鳞次栉比的屋子成为笨珍最初的风景。岁月在这些渔村留下沧桑,笨珍的渔业从最初的新鲜海产买卖,繁衍出复杂的下流工业如渔产加工等。而当年茂密的雨林,早已开垦成一片商业区。对华人社区的考察,还能从中看出早年的经济活动是为各籍贯划分与分工。
再者,大小笨珍河岸的渔村风韵犹存,学生还是能录得渔民的口述历史,说不定还能顺藤摸瓜的找到自己的远房亲戚,人不是孤立的存在,却是各种缘由编制而成的。其次,渔村还保持早年的经济产业,如小笨珍河岸的造船业。
自然生态考察
我国六个湿地公园,有三个就在笨珍,即丹绒比艾(Tanjung Piai)、龟咯岛(Pulau Kukup)和浦莱(Pulai), 因湿地所具有的过滤功能,滋养了笨珍的渔产,也孕育独特的湿地自然生态。考察湿地,记录红树的品种,还能认识其食用与药用功能。此外,靠红树讨生活的行业,还有建筑业与火炭。不过吊诡的是,同是红树林广褒,霹雳十八丁碳窑出处,而笨珍却不见窑迹。其中奥妙是因为品种或其他吗?
龟咯自80年代起开始了民宿生意,而丹绒港口(Tanjong Pelepas)则是90年代政府与财团的杰作,这两个经济活动对养殖业与湿地的生态的打击,也能是户外教学的材料之一。
户外教学-走入自然、深入社区、扩大教室
积极推动自然教学与社区导览,让教学跨过四道墙,让教室无限大,终结枯燥教学
Thursday, 26 December 2013
Sunday, 20 October 2013
户外教学@太平十八丁
挖掘屬於太平与十八丁的古早
开埠百年的太平与相邻的十八丁是过去的北霹雳重镇,老一辈都称太平为中心的北霹雳为“小霹雳”。当年,南来华裔移民来到当时还称为拉律(larut)的太平, 与当地马来酋长合作开发当地的锡矿业。英国人入驻太平之后,开始了一系列的新城市规划,整齐的街道与太平湖勾勒出太平美景。十八丁(Sepetang)是当年锡米的出海口,挖出的锡矿石就由这里运往槟城,因此十八丁的旧称叫Port Weld(砵威),在锡价最鼎盛时刻,英国人为了更快将锡米运出去,建了马来亚第一条铁路,将太平与十八丁的距离拉近,两地的关系就更密切。
今天的太平与十八丁:
太平与十八丁如今已成为国内一著名旅游区,其卖点就在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。十八丁虽已不是重要的运输港口,却是著名的渔乡,保留了渔村的生活面貌。而十八丁周围的红树林,保护着十八丁的自然生态,让渔民的渔获不断,当然其海鲜的鲜美,让游客都说“赞”。
此外,与红树林衍生出的木炭业如今已是为数不多了,而十八丁仅存的炭窑厂是最传统的,依然以过去的手法建石窟,而负责的建筑师完全不用绘图就能做出一个烧炭石窟
太平的城市规划,有着当年英国人对城市规划的想象, 那时代的人还为现代人留下了一栋栋精美的华南形式街屋。太平的街道车子不多,人们可以安心的边走边看。太平湖之美百年来无数人为它歌颂,华联中学师生就为点出了太平八景。
十八丁的考察价值:
- 国内最久的红树林保护区-马登红树林保留地,红树林的生物多元化(Biodiversity)
- 依赖其生存的十八丁渔业与炭窑
- 炭窑的教学价值,如干馏法的介绍,二氧化碳的酸性与腐蚀性
太平的考察价值:
- 城市规划学
- 建筑学的历史演进
- 庙宇、街屋的建筑语言
费用:RM2++
包括:两天一夜住宿、一份海鲜午餐一份海鲜晚餐、冷气巴士交通、导览费用、入门票、行政费
住宿介绍:太平休闲别墅
住宿设备:热水器、冷气、无线上网、电视、DVD播放机
太平十八丁考察流程 3天2夜
第一天
时间
|
事项
|
7.30am
|
集合,从学校出发,预计4小时车程
|
12.00pm
|
抵达太平马登享用午餐海鲜粥
|
1.00pm
|
探访炭窑厂,红树林。
来到十八丁渔港,与十八丁渔民交流
参观大马第一条铁道
|
7.00pm
|
十八丁海鲜晚餐,慵懒的观赏渔村黄昏景色
|
8.00pm
|
观赏萤火虫
|
9.00pm
|
交流时间,简报
|
第二天
时间
|
事项
|
8.00am
|
太平市古早味早餐(自费)
|
9.00am
|
太平市区导览,徒步太平湖,凤山寺古庙考察
|
12.30pm
|
拉律马登小贩中心,享用道地的美食与小吃(自费)
|
1.30pm
|
回返吉隆坡
|
6.00pm
|
返抵学校
|
户外教学@林明
现今唯刘崇汉先生《锡乡兴衰话当年》一文,作为介绍林明的开埠,关于地名就有了两个传说,一,先驱者林明来此开矿,就此成为了山城的名字;二,形如矛头的Sg Lembing流过这地方,因此音译为林明。
林明的开埠年份,目前所考应当在1883年以前,就有许多客家人从关丹逆流而上,前往挖矿。1883年11月,据考林明先生成立彭亨公司,向彭亨苏丹租地75年挖矿。因此,林明逐渐形成了聚落。1886年,英国人的彭亨锡矿公司取代林明,成为了这座山城锡乡的经营者,自此林明进入辉煌时间。
二十世纪初,华工大量到林明当矿工,这时期的华人人口增长迅速。矿务工作依籍贯分配,挖掘的矿工以广西、客家、海南为主,广府人则担任技术工人。
林明居民与锡矿公司之关系太密切了,除了少数经营生意及种植者以外,全埠的华人居民大都是矿场工人或员工。1925年,林明居民约五千人,其中三千人为矿场工人,其余则是工人家属及其他行业者。
林明由华人开埠,英人提升,也挨过日本人的折难,但是70年代锡源枯竭,林明的黄金时代似乎接近了尾声..........
80年代后,林明人口往外移出,除了是因为无经济发展,另一困难就是恼人的年底大水灾。群山围绕林明形成盆地,年底季候风带来的丰沛雨量,从山里流向林明河。当河道无法负荷雨量之时,位于林明河畔的大街首当其冲,成为水乡泽国
1926年、2001年“1222冬至大水灾”历历在目,因此一旦连续几日暴雨,林明人就要开始担心了。
如今拜访林明,有着“老树昏鸦”的没落景色,但镇内机能依然完整,学校,小贩中心、巴刹不一而足。大街的参天老树成为居民晚间聊天的场所,其实林明现在的朴实更适合居住,不拥挤的居住空间,偌大的公共空间,到让人感觉轻松自在。
林明所具有的户外教学条件如下:
林明3天2也 户外教学行程如下:
“
林明的开埠年份,目前所考应当在1883年以前,就有许多客家人从关丹逆流而上,前往挖矿。1883年11月,据考林明先生成立彭亨公司,向彭亨苏丹租地75年挖矿。因此,林明逐渐形成了聚落。1886年,英国人的彭亨锡矿公司取代林明,成为了这座山城锡乡的经营者,自此林明进入辉煌时间。
二十世纪初,华工大量到林明当矿工,这时期的华人人口增长迅速。矿务工作依籍贯分配,挖掘的矿工以广西、客家、海南为主,广府人则担任技术工人。
林明居民与锡矿公司之关系太密切了,除了少数经营生意及种植者以外,全埠的华人居民大都是矿场工人或员工。1925年,林明居民约五千人,其中三千人为矿场工人,其余则是工人家属及其他行业者。
林明由华人开埠,英人提升,也挨过日本人的折难,但是70年代锡源枯竭,林明的黄金时代似乎接近了尾声..........
80年代后,林明人口往外移出,除了是因为无经济发展,另一困难就是恼人的年底大水灾。群山围绕林明形成盆地,年底季候风带来的丰沛雨量,从山里流向林明河。当河道无法负荷雨量之时,位于林明河畔的大街首当其冲,成为水乡泽国
1926年、2001年“1222冬至大水灾”历历在目,因此一旦连续几日暴雨,林明人就要开始担心了。
如今拜访林明,有着“老树昏鸦”的没落景色,但镇内机能依然完整,学校,小贩中心、巴刹不一而足。大街的参天老树成为居民晚间聊天的场所,其实林明现在的朴实更适合居住,不拥挤的居住空间,偌大的公共空间,到让人感觉轻松自在。
林明所具有的户外教学条件如下:
- 自然景观--彩虹瀑布的奇特地形,水如花洒般洒下
- 聚落形成--我国许多城镇都因锡矿而形成,但是依然保留锡矿痕迹的不多,林明镇内的锡矿博物馆、矿山展览区再现矿场岁月
- 民间矿石博物馆--望、闻、问、摸,锡矿,讲师介绍矿物
- 社区导览--单车导览林明村落,观察地方手工业与食品加工厂,如林明面、蛋散、烧肉li
林明3天2也 户外教学行程如下:
时间
|
行程
|
8.00am
|
集合、出发
|
11.00am
|
抵达、入驻民宿
|
12.00pm
|
午餐
|
1.00pm
|
锡矿博物馆导览、矿区导览
|
4.00pm
|
休息
|
5.00pm
|
单车导览—林明社区
|
7.00pm
|
晚餐
|
8.00pm
|
Free and easy (教师可安排交流、活动)
|
时间
|
行程
|
5.30am
|
攀山下水—彩虹瀑布
|
1.30pm
|
午餐、休息
|
3.30pm
|
民间矿物博物馆
|
4.30pm
|
单车导览—手工食品制作导览
|
6.00pm
|
休息
|
7.00pm
|
晚餐
|
8.00pm
|
Free and easy
|
第三天
时间
|
行程
|
6.00am
|
林明山赏日出云海
|
9.00am
|
早餐、Free and
easy
|
10.00am
|
打包回家
|
11.00am
|
参观石窟庙宇,讲解印度教文化
|
2.00pm
|
抵达吉隆坡
|
“
户外教学 @ 深入適耕莊
挖掘屬於适耕莊的古早
開埠近百年的適耕莊,如今以其農漁產業聞名國內,還以此開發觀光工業。然而適耕莊的景緻不局限於別於城市的慢生活,其開埠的歷史與現存的遺跡、美食能綜合成其人文景點。
適耕莊開埠僅有百年,而蓬勃發展是在這50年內開始,所以對於地方文史資料的收集並非難事。此外,適耕莊所獨有的事蹟如英國人的開埠計劃、先民的開埠史、社區的自然形成以及緊急時期政策導向所出現的A、B、C村,反映出上世紀一個典型小鎮形成的因素。因此適耕莊所能提供的將不局限於自然生態,而還有人文景緻。
适耕庄作为户外教室,所能提供的素材如下
- 稻田种植--插秧,插秧、成长至绿油油的稻田、成熟时金黄稻穗拖着茎,收割工作
- 渔产加工--家庭式鱼类食品加工过程,了解原产品加工后价值的提升
- 农村社会--生产造就了个人的生活方式,适耕庄稻农与渔民社会
- 新村民俗--适耕庄村民的宗教风俗,多元族群的融合
- 自然生态--稻田不仅养活适耕庄人,也滋养了鸟类,在适耕庄,可观察多种鸟类,在稻田里栖息
适耕庄单日行程如下:
时间
|
|
8.00am
|
出发至适耕庄,行程预计2小时
|
10.00m
|
参观林贸易,了解稻田生产作业,依据月份可观察稻田不同阶段成长
参观稻米博物馆,了解适耕庄人衣食父母-稻米种植的历史,这也是适耕庄的开埠史
|
12.00pm
|
海口海鲜午餐
|
1.30pm
|
观察海产加工业
学习制作鱼丸、酿豆腐
|
2.30pm
|
学习制作稻草人
|
4.00pm
|
参观果园
|
5.00pm
|
启程回返吉隆坡
|
7.00pm
|
抵达吉隆坡
|
适耕庄2天1夜行程
第一天
时间
|
|
8.00am
|
出发至适耕庄,行程预计2小时
|
10.00m
|
参观林贸易,了解稻田生产作业,依据月份可观察稻田不同阶段成长
参观稻米博物馆,了解适耕庄人衣食父母-稻米种植的历史,这也是适耕庄的开埠史
|
12.00pm
|
海口渔村观察家庭式渔产加工业,学习制作鱼丸,酿豆腐
|
1.30pm
|
海鲜午餐
|
2.30pm
|
下塌民俗,休息
|
4.00pm
|
热浪沙滩悠哉的躺在树屋
|
6.00pm
|
海鲜晚餐
|
7.00pm
|
Free and easy
|
第二天
时间
|
|
8.00am
|
骑单车跨稻田与渔村之乐,渔村导览,早餐
|
10.30am
|
学习制作稻草人
|
12.30pm
|
Check out
|
1.30pm
|
海鲜午餐
|
2.30pm
|
参观果园
|
3.30pm
|
回返吉隆坡
|
5.30pm
|
抵达
|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